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形勢任務教育專欄 > 集團公司及各成員單位動态

《國資報告》重磅報道《振興東北看改革》聚焦東北工業集團改革發展

發布時間:2020-01-21

  随着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逐步企穩。2019年上半年,遼、吉、黑三省經濟增速分别為5.8%、2.0%、4.3%,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與全國平均增速的差距逐步縮小。企業有活力是經濟向好的直觀表現。東北地區央企、國企深入推進改革,實現扭虧脫困和轉型發展,為振興東北做出了重要貢獻。去年底,國資委宣傳局、新聞中心專門組織“走進新國企 東北振興看改革”集中采訪活動。今天為您帶來國資報告重磅報道《振興東北看改革》,一起探尋東北國企改革的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

  2014年以來,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态背景下,東北經濟遭遇較大挑戰,企業也紛紛陷入困境。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出台了《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幹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2014年)《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幹重要舉措的意見》(2016年)《加快推進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2017年)等多項政策和方案,開啟了新一輪東北振興。

  随着戰略深入實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逐步企穩。今年上半年,遼、吉、黑三省經濟增速分别為5.8%、2.0%、4.3%,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與全國平均增速的差距逐步縮小。

  企業有活力是經濟向好的直觀表現。國務院國資委積極推進東北地區國企改革,中國一重、中國金年会東北工業集團、沈鼓集團、内蒙古電力集團等央企、國企積極開展多方面改革,實現扭虧脫困和轉型發展,為振興東北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9年12月初,國資報告記者參加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走進新國企”之“振興東北看改革”采訪活動,深入東北三省一區多家央企國企,實地探訪新時代東北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變化和成績。

  破“鐵飯碗”提升人均價值創造

  企業發展活力不強、動力不足,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幹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強激勵,硬約束”沒有形成氛圍,機制沒有真正推進和落實。

  讓企業回歸企業,還需從企業内部開始,引入市場機制,讓社會的歸社會,讓市場的歸市場。

  如今,成為國企員工等于有了鐵飯碗這種觀念,已不适用于東北國企。

  在三項制度改革方面,早在2004-2007年間,東北工業就逐步建立了一系列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使收入向價值創造力強的科研、營銷、優秀管理人員和一線高技能人員傾斜。此後,東北工業又推行了以“契約化”管理為特征的領導人員管理模式,基于精益管理的技能人員工資改革等工作,并多渠道分流富餘人員,推動企業瘦身健體、減員增效。

  2016年以來,東北工業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逐步推行以“提升人均價值創造”為導向的績效管理機制,全面引導分子公司通過優化人員結構,提高人均創造力。到2019年底将實現3年壓減人員1000多人。

  啃“硬骨頭”卸下曆史包袱

  曆史遺留問題也是制約東北國企輕裝上陣的最大問題之一。遼甯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梁啟東曾形象地比喻,曆史遺留問題相當于國企“背着包袱、抱着孩子、還穿着大棉襖在市場的海洋裡遊泳。”

  目前,沈陽市屬國企的曆史遺留問題正加快解決。全面啟動廠辦大集體改革,市屬企業342戶、省屬企業115戶已于10月底前基本完成。201個“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項目年底前完成維修改造,其中,中央企業72戶137個項目、省屬企業25戶64個項目。開展249戶“僵屍企業”處置“回頭看”,按計劃年底前完成150戶,目前已完成83戶企業工商登記注銷或變更。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工作方案制定完成,年底前啟動實施。

  2007-2015年,東北工業集團相繼剝離了汽車安全帶、車鎖、機加、鑄鍛、沖壓等非核心業務,清理了規模不大、競争力不強的8家企業。2016年,東北工業與長春市國有資本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完成了3個職工家屬區的5869戶住宅、總建築面積38.7萬平方米的物業分離移交協議的簽訂,2018年,物業維修改造項目通過接受方式的竣工驗收,物業移交全面實施。

  通過不斷改革,減輕企業非經營性負擔,東北工業集團已成為一個純經營型企業,最大程度降低了非經營性成本,實現輕裝上陣。

  管理變革精細化

  提升管理水平,是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來,不少東北國企早已經告别了粗放笨重的管理模式,推進管理的提升和變革。

  精益管理是東北工業集團的一張閃亮“名片”。2007年,面對汽車行業呈現高成本、低利潤發展趨勢,東北工業及時引進了精益管理理念,自2008年以來已實施了3個精益管理三年規劃,2018年是第4個三年規劃啟動年。公司形成了完善的全價值鍊精益管理體系(DPS)和相應的考核評價方法,精益成為文化和特征,覆蓋了科研、生産、采購、營銷、管理各個領域和全價值鍊,在中國金年会連續多年獲得精益考核第一名,成為行業精益标杆企業。

  精益管理使東北工業集團的很多經營管理指标得到改善。例如,“十二五”末與“十一五”末相比,業務收入增長119%,利潤增長172%,經濟增加值增長135%,全員勞動生産率增加296%。

  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東北國企還分布在“傻大黑粗”行業?

  事實上,“傻大黑粗”已成曆史,“專精特新”越來越多。

  東北地區國企近年來進一步加大投入、不斷強化核心競争力,努力搶占技術制高點,掌握行業話語權。

  東北工業集團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大力推動科技體制、機制改革。2017年召開首屆科技大會,頒布“科技創新16條”措施和科技創新獎勵管理辦法,探索團隊風險投入、成果收益共享的市場化激勵機制,包括研發階段的虛拟項目法人制、項目成果産業化初期的虛拟公司運營機制和項目成果市場化的實體公司運營機制。選取了11個項目落實虛拟法人制及核心科技人員中長期激勵政策,調動關鍵項目科研人員積極性和智慧。

  目前,東北工業集團年均投入科研費用占銷售收入5%以上,年均開發新産品200多種,新産品貢獻率達到35%以上。

  沈陽方案也提出,要建立以創新為導向的績效考評體系,突破和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産品,到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60%。實施制造業智能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文章來源《國資報告》,有删節)

關閉窗口
郝鵬出席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強調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2019-11-06
北化研究院集團慶陽化工車輛改革模拟市場化試運行2019-09-10
北化研究院集團慶陽化工深化人事改革促高質量發展2019-09-03
“改革創新、奮發有為”永遠在路上——北化研究院集團山西北方金年会公司召開“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讨論交流總結會2019-06-05
XML 地圖